熱門關鍵詞: 軍轉干部培訓 軍隊轉業干部培訓 軍轉干部考試培訓 軍轉干部培訓哪家好 士兵職業培訓 軍隊文職培訓 軍隊文職 軍隊文職考試
傳達國家政策 掌握實時信息
來源:軍轉干 發布時間:2020-04-01
退出現役,并不等于被淘汰,它只是軍隊和個人的一種雙向選擇。只要合理合法,不管什么樣的理由都無可厚非。
據說,軍人選擇退出現役,99%是因為以下十個原因:
1、對家庭的虧欠,是心中永遠的痛
今年,《人民日報》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一條微信視頻刷爆了朋友圈。視頻中,一位媒體工作者的女兒哭訴父親為啥下班了還在單位,根本不愛她,讓眾多網友看完淚崩。
其實,對于大多數軍人來說,問題更為嚴重。不管是孤身在外還是和家人異地分居,由于職業的特殊,照顧不了家庭無疑是普遍現象。有的軍人一年難得回趟家,孩子都快認不出你了,想哭訴都沒機會。
軍人有鐵骨也有柔腸,對妻子陪伴的缺席,對孩子成長的缺位,對老人贍養的缺失,總能觸動內心最柔軟的地方。
猶記得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大校選擇自主擇業時,給出的理由就是虧欠家庭,在網上還遭到了非議。
有網友說,比起基層官兵,楊宇軍身處大機關重要崗位,有更多的資源,受更多的關注,已經算是“養尊處優”,何來虧欠家庭之說?
對于這樣的想法,小編深深不以為然,軍人之間都是革命戰友,有必要比比誰更慘嗎?再說了,國防部新聞發言人,也絕非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光鮮亮麗,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都關乎軍隊形象,不能有絲毫差池,工作壓力之大自然也非常人能想象,難道就不能虧欠家庭?
2、個人發展受限,不如急流勇退
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,但真正能成為將軍的畢竟是鳳毛麟角。軍人的成長進步就像是一個金字塔,往上走著走著就無路可走了,大多數人都不得不面臨著人生和職業上的二次選擇。
在部隊發展得怎樣,不僅取決于自身能力素質是否全面,還取決于個人性格、崗位專業、組織因素、運氣機遇等,不管你是否承認,能不能吃苦、肯不肯努力,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。原以為可以靠努力,最后卻輸給了運氣的大有人在。
海闊憑魚躍,天高任鳥飛。樹挪死,人挪活。真的沒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。成長進步遭遇天花板,急流勇退不失為一種理智選擇。也有不少在部隊發展受限甚至一事無成的人,到了地方后卻如魚得水、大展宏圖。誰知道下一個會不會是你?
3、福利待遇偏低,收入與付出不對等
說軍人待遇低,估計很多人會不同意。
工資是公務員的1.2倍,看起來似乎還不錯,但實際上還真不是那么回事。
就拿現在來說,二三線城市的公務員工資、年終獎金加上住房公積金等福利至少也有十幾萬。
而軍人,除了明面上的工資,住房公積金、住房補貼、醫療保險等都是空頭賬戶。住房保障政策確實不錯,但那只是紙上的政策好嗎!真正能分到房的有多少?
收入與付出嚴重不對等,說軍人“拿著賣白菜的錢,操著賣**的心”真是一點都不為過。甚至一些互聯網公司的工資,都會讓多數軍官汗顏。
很多人覺得,與其等那個行蹤飄忽嚴重不靠譜的“張公子”,還不如狠下心來早點走!
4、工作壓力山大,心有余而力不足
不管是在基層部隊,還是在首長機關,軍人承受的巨大壓力絕非常人能夠想象。你有長征兩萬五,我有十年寒窗苦。你在訓練場上流血流汗,我在辦公室里熬夜加班??傊蠹叶疾蝗菀住S绕涫恰扳}哥”來了之后,女人當男人使,男人當牲口使,真是恨不得自己長出三頭六臂!
韶華易逝,白駒過隙。人到中年,常會感到力不從心。軍人畢竟不是鐵打的,雖然總的來說身體素質優于一般人,但過高的發際線,過多的白頭發,一身的職業病,都在時刻提醒你身體機能已經開始慢慢衰退,不容許你再像年輕的時候那樣肆意揮霍身體。
可是,畢竟人在軍旅,身不由己。飽滿的訓練、繁重的事務,沉重的家庭負擔,總會讓你身心俱疲。即使你還想拼,卻難免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您太累了,也該歇歇了!
5.陷入本領恐慌,對勝任本職信心不足
社會發展日新月異,軍營也不例外,新裝備陸續列裝,新理論、新技術、新戰法不斷涌現。
尤其是軍改以后,面對職能轉變、機構壓縮、人員精簡、業務拓寬、標準提高,有本領恐慌也在所難免。有的人選擇通過不斷學習來克服這種恐慌,當然也有人選擇逃避。
對于那些長期在部隊混吃等死的人,軍改更是無異于一記響錘重鼓,提醒他們丟掉幻想、趕緊走人。
6.缺乏成就感,不想繼續蹉跎青春
很多人來到軍營,都懷揣著從軍報國的理想,但來到軍營之后才發現,理想很豐滿、現實很骨感。
認真想想,在部隊的日常,是怎樣的呢?寫不完的材料,開不完的會議,學不完的領導講話,補不完的教育筆記,迎接不完的檢查觀摩,打掃不完的衛生區劃……人的精力有限,哪有時間訓練?
天天喊著反“五多”、破“四風”,喊破嗓子的比比皆是,甩開膀子的卻寥寥無幾,用會議落實會議,靠文件落實文件,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,老“五多”尚未根除,新“五多”又成氣候。
女怕嫁錯郎,男怕入錯行。在部隊的日子就像溫水煮青蛙,呆了十幾年,要離開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什么都沒學到,與其這樣消磨青春、耗費心血,倒不如趁早換個地方從頭再來!
7.與社會脫節,害怕變成井底之蛙
軍營是個信息閉塞、與社會嚴重脫節的地方,平時外出按比例,動不動就搞封閉式管理,上互聯網難如登天,連用個手機都極為不便。
在互聯網已經融入人們日常的今天,軍人仿佛還生活在上個世紀。在部隊呆久了,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坐井觀天的“井底之蛙”。
如果你生活在大城市,或許還好,但如果你長期生活在高山海島、邊防一線,那么恭喜你,你的思維可能要比常人慢上半拍。
在地方,大家講究利益至上,在部隊,我們每天聽的最多的還是艱苦奮斗、犧牲奉獻。尷尬的是,不管你奉獻犧牲了多少,到了地方壓根沒人會把你當回事。
奉獻精神永不過時,但精神作為上層建筑,還是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來支撐的。畢竟,哪怕你的覺悟再高,沒有工資收入,也養不活一家老小。
8.身心亞健康,迫切想擺脫現狀
部隊里艱苦的環境、刻苦的訓練以及對人性的壓抑,都讓軍人這個群體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。 很多邊防海島軍人,生活在高溫、高鹽、高濕或是嚴寒等惡劣環境,極易造成關節炎、皮膚病等慢性病。 就算你不在邊海防一線部隊,只是在一般的基層單位,粗放、不科學的訓練也會給你帶來一些訓練傷,各種反人性的管理難免讓你心情抑郁。 如果你在機關,長期熬夜加班、缺乏鍛煉,那么,熊貓眼、肩周炎、腰椎間盤突出很可能都會成為你的獨特標識。 在地方越來越重視人的身心健康,連大媽都開始跳廣場舞的今天,部隊卻依然我行我素、濤聲依舊,很多戰友進來的時候還是帥小伙,出去的時候一不小心就變成了糟老頭。
9.生活單調枯燥,想要換個活法
人生的精彩,在于品味不一樣的風景。
軍營是一個熱情如火的地方,但也是一個非常單調枯燥的地方。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,循規蹈矩的工作模式,千篇一律的服裝發型,總有某個地方會讓你感到審美疲勞。此外,還有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各種條條框框,實在是讓人累覺不愛。
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何不換一種活法?
10.成全強軍夢,為部隊作最后貢獻
“成為‘三十萬分之一’,為部隊作最后一次貢獻!”前幾年的軍改期間,很多戰友留下了這樣的豪言壯語。
面對軍改,不管是自身感到了本領恐慌,還是有意成全強軍夢,都可以說既是一種擔當,更是一種貢獻。
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和軍隊強大起來,但,也許離開,才是最好的成全。
成全強軍夢,哪怕這夢里并沒有我。這樣的理由,無疑是最豪邁的一個!
祝愿我們的軍隊改革之后真正能走向強大!
更祝愿退役的戰友有一個幸福美好的人生!
在今天,我們用心做點正確的事 在未來,我們定會能收獲一些美好的改變
客服
熱線
劉老師:133 7558 5701
牛老師:153 1875 1703
趙老師:159 6324 0579
關注
微信
關注我們
返回
頂部